两碗浓粥,量大管饱。
但是书吏没敢让杨一笑多吃,对于老太监更是严格限量。
呼!
杨一笑不想吓坏这些基层,因此假装恢复气力长出一口气。
他才只是长出一口气,书吏和衙役则是满脸惊喜。
老太监黄裳收到杨一笑暗示,于是也假装稍微恢复了精气神,这让书吏和衙役更惊喜,有俩人直接在原地蹦起来。
“哈哈哈哈,救活了啊……”
“书吏,书吏,赶紧记录,问问愿不愿意落户。”
“咱们江北道的任务最重,但是陛下给的奖赏最高,成功救助一个流民,奖赏五十文钱,如果劝说落户超过两万人,全县官员书吏和衙役都有重奖。”
“现在还差好几千呐,你赶紧问问这俩愿不愿意落户。”
衙役们急不可耐的催促,书吏倒是显得颇为沉稳,微微挥手道:“你们先去别处巡视,这里由我负责看着,顺便,我问问他们愿不愿意被记录……”
几个衙役连连点头,临走之时不忘亲切而笑,纷纷对杨一笑劝说道:“大兄弟,留下别走了啊。咱们江北道特别缺人,像你这样的壮汉劳力只要留下就帮你娶媳妇!”
“最起码给你娶五个,如果急着要孩子直接给你搭配两个带孩的,就问你美不美,结婚就能当爹了。”
喜当爹?
娶五个老婆给配两个带孩的?
这话让杨一笑心里有些哭笑不得,但他却无法对衙役的劝说生气。
没办法,这政策是他制定的,江北道这里,过去因为几次兵灾的缘故,几乎十室九空,妇孺和男丁的比例高达三百比一。
三百多个女人,才有一个男丁。
虽然他去年下旨往这边迁徙了一批山东汉子,可对于整个江北道而言仍旧属于杯水车薪。
那批山东汉子都是抢手货,一到这边就被江北女子给分了,只要愿意成家,衙门负责出钱,不但给盖房子,而且双倍发放土地。
由于下发的任务严重,江北官员都急着发展人口,搞得一个山东汉子要娶五六个媳妇,杨一笑每每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太狠了。
现在,轮到他这个始作俑者。
劝说的衙役还没走远,书吏已经从怀里掏出册子,只见书吏满脸都是期待,眼睛盯着杨一笑仿佛在看宝贝,开口就问道:“大兄弟,要媳妇不?说,想要几个?”
“只要你开口,本书吏立马给你办。”
“按朝廷规矩,每娶一个媳妇给你奖赏五十文,并且,房子由衙门负责出钱给你盖。”
“此外还有,田地发放……”
“我看你应该是三十来岁,正属于能干力气活的壮年,因此按照流民招抚条例,可以发放给你三百亩地。”
“你每娶一个媳妇,我就多给你一百亩,如果愿意娶带孩的寡妇,每个孩子都给你增加五十亩。”
“别担心,我保证那些寡妇不是老娘们……”
“嘿嘿嘿嘿,不是本书吏诱惑你啊,我跟你说,那可都是一掐就出水的嫩柔少妇。”
“怎么样,心动不?”
对于这书吏的说辞,杨一笑满心的无语。
一掐就出水的嫩柔少妇?
这说法也就骗骗刚逃荒来的汉子还行。
杨一笑作为大唐皇帝,岂能不知道江北的情况,这里缺乏男丁,女人们艰苦劳作,风吹日晒之下,皮肤粗糙干裂。
尤其是一双手,布满了老茧……
说她们嫩?
纯粹是睁着眼睛瞎胡说。
杨一笑心里清楚的很,书吏这么做也是没办法。
他下发给江北的任务太重,尤其是关于恢复人口方面,大量妇孺必须想办法安置,所以只能哄骗外来的汉子落户成家。
其实前阵子有官员在朝堂上抨击过这个政策,然而杨一笑为了保证江北的民生只能充耳不闻。
作为皇帝,他有时候明知不合适但也只能坚持推行这种政策。
这时书吏见他迟迟不开口,明显变的有些焦急起来,于是,又开始怂恿道:“大兄弟,我再给你开个后门,你先别急着反对,你听听这好处咋样再决定……”
“不让你娶太多,先娶五个总可以吧。”
“我看你似乎不愿意给人家孩子当爹,所以你娶寡妇的数量可以减一减。”
“一个,只娶一个怎么样?”
“只要你答应,愿意娶一个带孩的寡妇,那么,本书吏就做主给你一份福利。”
“两个没成婚的妙龄少女,搭配两个二十岁左右还没有汉子可嫁的女子,总共四个,全嫁给你。”
“放心,都是没经过男人的黄花闺女,嫩的很,一掐就能够出水哟。”
诱惑,全是诱惑!
为了完成任务,这书吏也真够下力气。
杨一笑迫于无奈,只能开始暗示,道:“按照朝廷下发的招抚流民章程,你在问询我愿不愿意落户之前应该先做登记吧,否则的话,怎么给我备注户籍。”
书吏由于迫切想要完成任务,一时之间根本没有意识到杨一笑为何知道这些。
只见这书吏连连点头,道:“对对对,应该先登记……”
“大兄弟,你说说,从哪来啊,家乡住址是什么地方。”
“家里几口人,因为什么才逃荒,还有亲人活着吗?有没有还在路上往这里走的人?”
“如果有的话,你赶紧告诉啊,只要距离不是太远,两百里之内都可以派人去接,免的被其它县域拦截,落户成了别处的百姓。”
“哎呀,你看我这一连串问了这么多,哈哈哈哈,别笑话啊,你慢慢回答,慢慢回答就行。”
……
对于这书吏的热情,杨一笑心里是满意的。
作为大唐的皇帝,他很欣慰能看到基层官吏如此,只可惜,他毕竟不能在此落户。
因此便趁着登记环节继续暗示,让这个书吏慢慢猜到他的身份是谁。
他微微轻咳一声,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刚才你问我,家乡住址是哪里,这不对啊,按照招抚章程应该先询问姓名。”
“直接告诉你吧,我姓杨!”
“至于家乡住址,我老家在山东,有一个县,叫做泾县。”
这番话说出之后,隐隐已经明示,然而书吏竟然还没反应过来,仅仅只是语气颇为惊奇的道:“山东道过来的?按说你们那里不会出现日子过不下去的情况啊。”
“大兄弟,你家里是不是出现什么变故,所以才逃荒,到了我们这里饿成这样?”
“咦,也不对啊,就算你家中出事,山东道的官员难道不济民?”
“你们当地县衙的官员是干什么吃的……”
这书吏竟然生气了,满脸都是愤然之色。
杨一笑十分无奈,只能再次开口,道:“我老家那些官员书吏,和你一样都是一心为民。”
书吏不由点头,道:“这才对嘛,毕竟是泾县,那里可是……”
“咦?我的天,你你你,我现在才注意到,你说你的老家是泾县?”
书吏终于算是有所醒悟,整个人在一瞬间吓傻了。
由于太过紧张的缘故,他下意识咽口唾沫,道:“你刚才还说,你,你姓杨。”
杨一笑语气温和,轻声道:“不错,我姓杨,名字有些好笑,我早年博人一笑。”
噗通一声!
书吏一屁股坐在河堤上堆积的烂泥上。
……
【第四更送上,山水继续去写,今晚还有更新,争取多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