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849章 帝王之心,恩惠于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49章 帝王之心,恩惠于民

这时崔寒山走过来,低声禀告道:“陛下,都安排妥当了。”

杨一笑点点头,问道:“还是按照老规矩吗?”

老崔‘嗯’了一声,详细禀奏起来:“五十个亲兵,全换了布衣,已经提前过去,散入河工人群。”

“陛下走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由于都做了乔装打扮,不会引起百姓们注意。”

“另外,末将和驸马会在附近,只要陛下招呼一声,三四息的时间便能站在您身边。”

“最后是黄裳老爷子,只有他跟在您身边,寸步不离,预防意外。”

老崔禀奏结束,主动问了一句:“陛下可觉得这安排存有疏忽吗?”

杨一笑微微摇头,轻轻叹了口气,道:“其实没必要如此周密,朕毕竟是在境内巡视,如果出现暴民打死朕,只能怪朕这个皇帝没做好。如果我做的够好,老百姓不可能变成暴民。”

崔寒山却极为郑重道:“人心难测,小心为上。陛下身系万千子民,我们必须预防任何意外。”

杨一笑点点头,道:“按你说的办吧,朕知道反对也没用。把我准备的衣服拿过来,今天穿那身破烂带补丁的。”

崔寒山答应一声,转身取来衣服。

杨一笑走上马车换装,很快重新从车上走下来,众人抬眼一看,都有些目瞪口呆。

只见杨一笑不但穿的破破烂烂,浑身衣服打满了补丁,而且还把头发弄的散乱,脸上脖子上乃至手臂全都涂抹了灰尘。

最奇葩的是,老杨左手还拿了一根要饭棍,至于右手,赫然端着一个破碗。

浑身脏兮兮破破烂烂的样子,谁能想到他竟然是大唐皇帝。

驸马辛文郁愣愣发呆,好半会儿才愕然开口,道:“岳父,您这…您这扮相也太可怜了吧?”

杨一笑微微吐出一口气,目光显得深邃,意味深长道:“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如果穿着华贵锦衣,老百姓连靠近都不敢。所以朕扮作现在模样,让百姓们没有压迫感。”

崔寒山盯着棍子和破碗,忍不住开口道:“陛下您这是打算扮演乞丐?”

杨一笑点点头。

老太监黄裳一脸笑眯眯,此时竟然也换了一身破烂衣服走过来,道:“可惜啊,老奴的扮相不太像,如果是姓洪的跟着陛下过来,那老东西不用乔装打扮就是个乞丐。”

众人不由笑了起来,纷纷道:“那可不,洪老爷子是丐帮帮主。”

杨一笑悠悠吐出一口气,道:“其实带着豆豆更好,那丫头从小沿街乞讨,她也不用装扮,一看就是个小乞丐。”

众人无不点头。

老崔却忽然提醒道:“陛下,那小丫头的身世……”

杨一笑不等他说完,直接摆摆手打断,语带温厚道:“她爹是大楚皇帝,可她不是大楚公主。这孩子是我从南云捡回来的,等她嫁给虎儿之后就是杨家的人。”

“大楚皇帝如果敢问我要人,我就发兵把他的大楚灭了。”

“哼哼,这是我杨一笑的儿媳妇,谁敢不服,朕揍死他。”

说着看了老崔一眼,道:“你不要总是小心眼,你闺女的正妻身份跑不了,连柔嘉都争不过她,你觉得豆豆会争吗?”

崔寒山被揭穿心思,顿时脸色有些讪讪,略显尴尬道:“末将主要是担心丫头们不和睦。”

杨一笑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三个丫头现在天天在一起,感情好到看不见一丁点争执,无论存存还是柔嘉,全都可怜豆豆受过的苦,她们把她当做亲妹妹,用你担心她们不和睦吗?”

“滚蛋,前面探路去。”

“再敢胡言乱语,小心朕不让虎儿娶存存。”

老崔习惯了杨一笑的恐吓,因此根本不觉得担忧,嘿嘿两声之后,转身向远走去。

驸马还在发呆,被杨一笑踢了一脚,呵斥道:“你也一样,前面探路。臭小子,瓷马二楞的,真不知道灵灵丫头看上你哪一点。”

辛文郁讪讪而笑,道:“主要是看上了我勇武……”

杨一笑飞起又是一脚。

……

贴身大将在前面探路,女婿则是隐藏在夜色中,杨一笑微微吐出一口气,对着老太监黄裳略作示意,道:“咱们也过去吧。”

前方不足半里,便是运河大堤。

由于大兴土木的缘故,到处都是河工们住的棚子。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然而整个河堤之上全是火光,夏夜不冷,无需取暖,因此那不是篝火,而是熬制食物的一口一口大锅在烧火。

杨一笑假装拄着要饭棍,走起路来气喘吁吁的,装的很像,看起来像个快要饿倒的乞丐。

至于老太监黄裳,根本不需要伪装,这老头子年龄快要七十了,只需要走路颤颤巍巍就很可怜。

一老一青向前走着,好半会儿才到了河堤。

这时候才发现,几乎没人在意他们出现,原因是整个河堤极其嘈杂,放眼一望只见密密麻麻的人头。

原来,河工们正在排队打饭……

河工们干了一天活,个个脸色都显得疲累,然而精气神很好,到处都是语气兴奋的谈论声。

比如一个汉子,笑声十分欢畅,正拽着一个青年,似乎在询问什么。

由于人声嘈杂,只能听到一句半句,那汉子像是在问:“大兄弟,你帮我算算收益呗,大叔我已经干了半个月,加起来总共能赚多少钱?”

那青年似乎略懂算术,因此周围有不少人,看起来和汉子一样,都等着求青年给算算。

“咳咳!”

只听青年道:“一天三十文,半个月是15天,这位大叔,你的收益不难计算!”

“是450文,恭喜啊,马上要攒半贯钱财了呀。”

“只不过,饭钱要扣除,大叔你跟我说说,你每一顿饭吃几碗粥?”

那汉子不由哈哈一笑,道:“几碗?你太看得起大叔了。\"

\"咱们大唐陛下仁慈,定下了供饭的规矩,凡是在河道上卖饭的锅灶,一碗粥必须盛满一大马勺。”

“那勺子你又不是没见过,盛满一勺能把人撑个半死。”

“大叔我每天吃三顿,每顿只能吃下一碗,帮我算算,这开支是多少。”

古代百姓确实不会算术,连这点小账目也弄不清楚。

那青年却瞬间给出答案,显然是每天帮人算账已经极为娴熟,立马道:“一碗粥,三文钱,一天三碗,就是九文,大叔你干了半个月,应该扣除135文钱。”

汉子咂了咂嘴,点点头道:“不多,实诚,半个月饭钱是135文,但是我赚了450文。”

“大兄弟你再帮我算算,扣除之后我还能剩下多少?”

青年仍是瞬间给出答案,笑着道:“315文,这是纯收入,大叔,你莫非准备去结算吗?”

汉子又点了点头,笑呵呵的道:“没错,结算,等会吃完饭,我去书吏的木棚,申请结算这笔钱,送回家里让老娘攒起来。”

“哈哈哈哈,说起来不怕你们笑话,咱今年三十岁了,因为太穷还没娶个媳妇呐。”

“这才半个月,就攒了315文钱,只要再干上一阵儿,很快就能盖房子娶亲。”

河道上的这一幕,落在杨一笑的眼中。

他听着河工们的讨论,脸上浮现一抹欣慰。

恩惠于民,帝王之心,大运河工程能让数百万子民受益,他这个挖河皇帝比几百年那位强多了。

……

【第一更送上,后面紧跟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