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在市公安局的钢化玻璃幕墙上蜿蜒成扭曲的溪流,晨曦的微光被乌云揉碎,投进刑侦支队办公室时只剩一片阴沉的灰蓝。
凌风站在巨大的电子白板前,指尖划过亦兰生前的照片——照片上的她穿着空姐制服,笑容明亮得刺眼,与现场那些血肉模糊的影像形成惨烈对比。
李相然带着一身湿冷的水汽推门而入,将平板电脑连接到主屏幕:“抛尸现场东南方向12公里处的废弃化肥厂,发现一辆黑色轿车。车辆经过专业处理——方向盘、档把、车门内侧全部被强效漂白剂擦拭过,连轮胎纹路都被高压水枪刻意破坏。”
她放大一张车厢后备箱的红外扫描图,“但凶手百密一疏。热成像显示后备箱垫层下有微量人体组织残留,已经送检。更关键的是这个——”
她切换画面,一枚纽扣大小的金属芯片在证物袋中泛着冷光。“车载诊断接口被人为接入这个设备。技术科确认,这是黑市流通的‘幽灵驱动器’,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伪造GpS轨迹,同时屏蔽基站信号追踪。”
凌风拿起证物袋,用镊子轻轻翻转芯片。在放大40倍的电子显微镜下,芯片金属壳内侧蚀刻着一条盘绕的蛇形图腾,蛇眼处有两个微米级的字母:Yt。“又是这个标记……”他想起亦兰手机木马代码中的同类签名,“凶手在炫耀他的技术洁癖。
唐新元将亦兰的社交关系3d图谱投射到白板。无数线条从亦兰的照片辐射而出,交织成一张充满谎言与欲望的网。
根据关系网,上面用红色粗线条分别指向三个联系频繁的名字,分别为:林凡,职业副机长;李经,金融高管;易田,It精英。
“表面看,她是独来独往的空中飞人。但深度挖掘发现,她至少有三个相互隔离的身份:在副机长林凡面前是渴望婚姻的单纯女友;对金融高管扮演寻求投资的落魄名媛;而面对易田……”
他点开一组加密聊天记录截图,时间戳显示在亦兰遇害前夜:“这里用暗语提到‘净化仪式’和‘数据献祭’。值得注意的是,易田的聊天窗口永远使用自毁式加密,每次对话后自动清除痕迹。我们只能从亦兰这边的缓存碎片还原出只言片语。”
“我们可以合理怀疑这个易田在这件事里有重大嫌疑!”
吴山行递来一份心理侧写报告:“亦兰有典型的病理性谎言倾向。她童年被母亲抛弃,辗转多个寄养家庭,成年后通过不断编造身份获取安全感。这种特质让她成为完美的操控对象——凶手正是利用她对认同感的渴望,引诱她加入所谓的‘净化者’组织。”
当技术科破解“忏悔”文件夹的256位加密时,一段令人脊背发凉的视频开始播放。亦兰素颜坐在昏暗的房间里,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他们说加入组织就能洗清所有罪孽……但我发现所谓的净化,其实是把活人变成数据。”
她突然凑近镜头,瞳孔因恐惧而放大:“易田有个名单,上面都是被标记为‘道德冗余’的人。下次任务的坐标是……”视频在此刻戛然而止,最后两秒画面出现剧烈抖动,隐约拍到窗外一角——正是抛尸现场附近的废弃水塔。
“视频被远程截断前,凶手还留了个‘签名’。”技术员将音频频谱图放大,背景噪音中藏着一串摩斯密码节奏的电流声。解码后是一行英文:“cLEANSE_ItERAtIoN_1187”。
凌风调出易田的公开资料。
这个被称为“防火墙魔术师”的天才It精英,慈善晚宴上的常客,此刻在档案照片里微笑着,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却像在审视猎物。“申请对星辰科技的秘密调查令。重点查三件事:”凌风用电子笔在白板上划出三条红线,“第一,该公司为市政府搭建的智慧安防系统中,是否被植入后门程序;第二,易田团队近半年承接的医疗数据库项目,与红房子孤儿院火灾幸存者名单有无交集;第三……”
他停顿片刻,笔尖重重敲在“1187”这个数字上:“查全市所有与这个数字关联的地点——包括第1187号电线杆、1187号仓储柜,甚至图书馆1187号书架!”
“最后!这个人,我见过,在我女朋友的咖啡厅里!”
窗外雨声渐密,敲打玻璃的频率如同倒计时的秒表。凌风抓起车钥匙时,物证科突然来电:在亦兰胃内容物中,检测出微量的异丙酚成分——这种麻醉剂,正是星辰科技上周被盗的一批医疗实验用品中的清单药物。
警车冲破雨幕驶向星辰科技大厦时,凌风收到网警支队急电:“‘净化者’聊天室十分钟前突然活跃,多名用户提到‘二期实验场’和‘数据收割’。”几乎同时,李相然从后座探身惊呼:“交通摄像头捕捉到易田的保时捷正在驶向城北——那里有本市最大的数据中心!”
两道车流在雨中背道而驰。凌风透过后视镜望向渐远的科技大厦,玻璃幕墙的反光像无数只窥视的眼睛。他忽然意识到,凶手故意留下芯片、视频、药物痕迹,如同编写一套充满挑衅的代码。而这场追逐,早已不是简单的刑侦破案,而是两个秩序构建者的生死对弈——一个用法律维系现实,一个用数据重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