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联合王国将在几天后的全欧罗巴大议会中,正式变成欧罗巴民主共和国。
在欧罗巴闪光时期后,事实上欧罗巴已经摆脱了帝国体制的底层代码。整个社会面貌已经不可逆转的朝更先进的体制转变,英雄时代计划更是杜绝了有人胆敢开历史倒车的行为。
那些在欧罗巴行政机构最基础层级担任行政领导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会全心全力的按照原本计划上的目标推进。他们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尤其是战斗英雄们都或多或少的接受烈士们的嘱托。
多少个日夜中,战士们在战壕里、生产责任田里去畅谈、去畅想自己以前的时光。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们,去描述自己生活多年的家乡面貌。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在各自交谈中去说出希望自己的家乡今后会变成什么样。
当一次次大战过后,生者看着烈士们下葬。战斗英雄们需要去肩负起实现烈士们愿望的责任,去将以前烈士们口中所描绘的美好未来实现。直到他们将这些积攒起来的愿望,托付给还活着的后来者。
各行各业的战斗英雄们,都在为过几天后的胜利大阅兵准备着。
也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会将那些珍藏着的军功章拿出来佩戴在当年服役时所穿着的旧军服上。这些军功章,有些人多到军大衣前面都挂满了。那些一般的功绩甚至都没有被佩戴上,为了给更重要的勋章留地方与减重。
当看到着装镜里那个满身勋章的人时,那些战斗英雄们无不感慨着自己又老了一些。当目光瞥向某处角落的合影时,黑白照片中有大部分人依然年轻。
“走吧,去参加我们的节日。”
欧罗巴内部或者网络上讨论最多的并非是几天后的国家级别会议与阅兵,而是欧罗巴新任最高领袖的选拔方法。
必须有管理欧罗巴五大领地之一的经验,直接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排除在外。也就是说想要成为欧罗巴人民共和国的大总统,必须曾担任:高卢、普鲁士、罗西亚、南方领、海心大公领之一最高领导人的经历。
海心大公领直接被普通人排除在外,只要海心大公爵不想就没有人能接替她的位置。
至于其他四个大领,还有一丝丝的希望一步步从基层升迁。当然也仅仅是有那个可能性而已,毕竟人民力量党的选拔方式就是只要你犯错就极度影响升迁。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只能停留在一个城市的市长位置退休,升迁难度可想而知。
而这仅仅是门槛而已,一个地区性质的领导不可能直接被选拔成为欧罗巴的大总统,他还不够格。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升迁进入欧罗巴中央政治局委员会的人才有那个可能真正被选拔成为欧罗巴的掌舵人。
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个地区的领导人是没有国与国之间的经验。
这次会议所提出的总统选拔方式,就是林无惑借鉴并思考良久的方案。一个重中之重就是将所有不靠谱的人排除掉,这或许与别人想象当中的选举方式有所区别。但林无惑不会去相信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政治素人,能够很好的管理十亿级别人口的欧罗巴。
村长、乡长、市长、省长一步步去考核去检验一个人是否能担大任,没有管理过这么庞大人口基数、这么庞大行政范围的经验,凭什么相信他能够去管理更加庞大的欧罗巴全国?
当然这点自然被人抓住大做文章,其中就以程心officall为主的舆论意见领袖去大肆攻击这个改变。攻击这个改变为:一种内定的方式称不上选举,并要求进行所谓的全民提名、全民投票的方式。
然后他刚准备继续高谈阔论自己那一套小民思想就发现自己的个人网络账号被封禁半年放寒假了,不再是以前那样就算再怎么无中生有去揣测也最多是不回应当没看到。
随着宣传部长的保罗·约瑟夫回归,他并非只针对复国主义实体发起宣传攻势,同时进行的还有让欧罗巴内部那些上窜下跳的自诩为为民请命的人闭嘴。只要过线那就会被出重拳,至于线的边际在哪?宣传部并没有明确的公开回应。
那种极度强调个人主义、个人自由,要求得到所谓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自由。
特别是如程心officall这种自立一个所谓代表民意、为民请命、职责政府的网络意见领袖,特别强调这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自由。
事实上他们想要的是:他们批评任何人、任何组织不需要任何证据,但是这些人和组织必须要做出回应。
他们最后想要的是让行政的力量,欧罗巴中央政府的影响力尽量从普通人的生活周围退出。
然后谁来填补这一部分必须领域的空缺呢?他们口中鼓吹的私有化能够解决任何问题就能够看出,他们想象中或者他们想要别人去往这个方向想就知道,他们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过去对于这些言论的容忍,仅仅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副产物。
因为工作的重心都放在国际贸易与欧罗巴国内经济建设方面,哪来的闲工夫去理会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但是现在的欧罗巴面临经济开始迟缓,整个社会开始转向保守主义,这种所谓的个人主义言论自由会被迅速掐灭。
其中的逻辑是:既然欧罗巴选择要与大量的外国人做生意,因为文化上的不同必然会引起纠纷与摩擦,如果依旧坚持舆论管制会极大的拖累经济发展影响招商等活动。
很多人仅仅是将自己遇到的不满遭遇发泄发泄而已,平日里该干嘛干嘛不至于当个魔怔人。犯不着上纲上线去搞什么动作,毕竟抱怨归抱怨。
正是因为如此那群意见领袖跳得这么欢,仅仅是因为要封他们账号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伤而已。
现在欧罗巴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当中,任何不确定因素都会被得到有效控制。不单纯只是因为经济问题,对这些自认为小资的公民自由容忍度大幅下降。
只要学会话术,就能够对真正干实事有建设性意见的人横加指责,毕竟只要是实践就一定有犯错的潜在风险。
避免一切风险的方式就是像程心officall一样,只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判任何人任何事,只要不做事就不会有任何失误。
而想要发展就必然会伴随出错与纠错,不然过几年、十几年后还只站在原点。
他不爽完完全全离开欧罗巴到其他地方试试,在欧罗巴你尝试冲塔最多会被账号封禁放暑假、寒假,如果是机械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国家就会被噶人头连命都没有。
他们只是生在欧罗巴而已,这并不妨碍他们会成为欧罗巴的潜在敌人。
欧罗巴已经在教育层面上进行了系统性的整合,不分种族、不分阶级、不分出身、地域……是不是欧罗巴人或者认同欧罗巴的区别只在于:如何去看待那场解放欧罗巴的战争,这是最为关键的判断方式。
如果将那场战争往贱民用暴力去抢夺富商财富,那种视角去理解那场战争的话。什么成分就已经很清楚,是敌是友就非常明确。
他们应该庆幸,目前欧罗巴依旧保持对经济与科技上面的发力。至少并没有陷入到关乎生死存亡的安全焦虑中,就像和平时期的死刑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但是在战场上处决一个抗命的逃兵是相对简单的。
国家发展的三个阶段、国家投入的三个阶段。
求生存、谋发展、要尊严。
安全投入、经济投入、科技投入。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在第一个阶段就已经苦苦支撑不足百年就轰然倒塌,成为了后发者或者周围国度用来发展自身的粮食。不断重复的丛林法则让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没有能走完百年时光,当一代明君陨落的时候就会进入下一个循环。
欧罗巴的存在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是特殊的。
首先欧罗巴对于开启对外扩张的想法非常克制,这很多来自于历史因素与当下状况。
欧罗巴是一个庞大的大陆级别国家,土地广袤到只要进行合理的人口分配就能够实现地广人稀的状况。加上远超陆地领土面积的海洋控制区,霸主级别的国家对外扩张没有什么必要性。
欧罗巴与众多国家特别是小型国家势力进行接触的时候,并没有像是机械帝国那般从实力的角度去单方面霸凌这些小国。而是进行积极的磋商,试图寻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双赢局面。
一般来说过程大差不差都是这种:
“这个方案怎么样?”欧罗巴
“不行。”小国
“那这个怎么样?”掏另一个方案
一个方案不行就换到合适为止,谈都可以谈。而不像是机械帝国那样,只准备一套方案被拒绝后就想办法将能够答应的人变成那个小国的新国王。
就算小国过于警惕欧罗巴那犹如庞然大物的体量,出于这份恐惧去拒绝欧罗巴的任何提案。那么欧罗巴的外交方面,也会尊重他们的选择只是单纯的保持接触。
经贸谈判是怎么样运行呢?
首先就是货币互换协议,确保不会进入低效的以物换物的低效经贸。需要锚定一个等价物,这就是货币的作用。
欧罗巴会与小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以一定的比例汇率去双方互借一定数量的对方本国货币,到期后归还借出的数额。
这样对方能够使用欧元在欧罗巴进行采购,欧罗巴方面也能够使用对方的货币去进口原材料。
到期怎么归还呢?一般这种货币互换协议的时间会定在两年以上,在这期间出口到对方的商品去赚取对方的本国货币。
协议到期后就能够利用赚取出来的外汇去偿还货币互换协议的借款,双方都是这种操作。
因为归还的是对方的本国货币,所以不受任何汇率变化。借一百万欧元,还回来也是一百万欧元。
有些国家实在是落后,其本国的基础建设严重落后干扰到最低端的原料出口。
这点欧罗巴可以以贷款的方式来给予对方帮助,向欧罗巴贷款欧元、用欧元去让欧罗巴对外施工团队去建设港口等。
这些贷款不会附加任何政治条款等,偿还的方式也有很多。港口一定期限的经营权、原材料等等都可以,没有钱没有关系不是还有铜矿、银矿、铁矿等矿产嘛。
众多小国以欧罗巴为中心,用经贸协定串联起来。意义在于这些小国的内部压力会快速的被卸掉,至少小国不会因为生存问题而苦苦挣扎。
实力偏强的国家不会选择轻易开启侵略战争,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邻国而是整个经济缔约众国。
甚至都不需要直接出兵,仅仅依靠制裁进行贸易封锁,一个规模不大没有内循环能力的国家都能轰然倒塌。
就算扛住了,也会因为封锁导致所有人生活品质急速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内部压力与不满极速上升,不是每一个君主都能抗住这些压力的。
欧罗巴庞大的市场需求、强大的全套工业体系,都要求每年海量的进口需求。
千岛之国的天然橡胶、棕榈油、咖啡等,奥斯曼帝国的石油、烟草等。
其中海心大公领的铁矿石、锂矿石等重要矿物品质极高,欧罗巴的最重要海外飞地承担了军事上的支点与重要矿产来源地。
一个世界极点大国,所需要的除了本国的治理外还必须学会全球治理。大国有大国的待遇,这种待遇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怎么样去进行全球治理。
欧罗巴用贸易将无数个大小国家串联起来,用经贸去向这些发展中国家敞开欧罗巴庞大的市场。与之相对应的,这些国家也对等朝欧罗巴敞开市场。
欧罗巴的科技尤其是支撑轻工业的生产设备,以高附加值的价格去换取大量的廉价原材料。
这些国家越是落后就越能够在与欧罗巴的贸易中获利,工业品极度依靠规模化效应。
铁钉、铁锭、螺丝、打火机、香皂等其本国的生产技术低下与规模较小,导致欧罗巴远洋运输过来的同样产品价格还能低十倍以上。
一个小时能生产几百个铁钉,与一个小时能生产十万个铁钉。两者的价格是不能够同日而语的,欧罗巴需要的是市场而不是大量的土地。
这也客观上让欧罗巴的扩张欲望极小。
欧罗巴在这些国家的人看来,就像是一个许愿机。他们的大量物质需求都能够通过欧罗巴的商品能够去以一个合适的价格解决。
奢侈品级别的折叠手机、一般智能机器、廉价手机,如果买不起还有类似诺基亚的按键手机,实在不行也有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的bb传呼机。
欧罗巴相当于一个解决方案提供者,钱到位人到位。上到高端细致入微的解决方案,下到俺寻思级别的廉价版。
什么?你说你没有钱?老乡,你这铜矿不错,能抵蛮多债的。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有很多国家选择让自己的外交人员在欧罗巴待命。与欧罗巴的高层一样,他们想要知道一件事情。
究竟谁会成为欧罗巴民主共和国的第一任大总统?
是曾经的欧罗巴闪光林无惑,还是现任欧罗巴联合王国首相林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