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回七零,不做弃妇 > 第1129章 同人不同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要说现在生产队里谁的日子最难过?秦老四父子俩再怎么低调都得排前十。

按理说家里两个老爷们儿都是壮劳力,没有吃闲饭的,怎么过也不应该把日子过的吃了上顿没下顿。

说来说去问题还是出在心不齐、彼此都有保留这点上。

亲生父子应该是这世上最为彼此着想的人,可老秦家却特立独行。

当爹的没爹样,心虚,怕儿子不给自己养老,抠抠搜搜不肯拿钱出来,只想着自己,不肯帮衬孩子的难处。

当儿子的也没当儿子的样儿,年轻时候犯错,如今摆脱囹圄也不想着弥补,只想尽快组成家庭,好一脚将老父亲踹了,过自己的舒坦日子。

都只想着自己,偏偏自己又没本事只靠自己就能过上好日子。

你防着我,我防着你,同个屋檐下的两颗心背道而驰,越离越远,日子可不就过不去了。

尤其秦光宗还有雄心壮志,一心想着娶媳妇儿、生孩子,也不想想自己什么条件。

他不敢走出家门,到外去寻营生,种田种地又不是立刻就能看见劳动成果的,借钱恐怕被队长抓住发难,正急的抓耳挠腮。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眼前森林辽阔,是个天然的聚宝盆,要是能走运挖到人参、捡到灵芝,再不济捉到野鸡,那都是钱啊~

说干就干!一想到媳妇儿孩子热炕头,秦光宗浑身都是劲儿。

也不嫌累了,也不嫌苦了,也不嫌丢人了,挎着个篮子,手里拿着镰刀,跟在有经验的社员屁股后头就往山里钻。

山林的恩赐总是一视同仁的降临在每一个舍得花时间和精力的人身上。

就连秦光宗这样的门外汉也一样。

他厚着脸皮跟着有赶山经验的社员跑了几天山,灵芝人参、野鸡野猪一个也没看见,倒是野菜野笋收获不少,屋顶上都快晒不下了。

虽然和一开始的目标相差甚远,可能有这些收获,秦光宗心中也是骄傲的。

至少他走出家门,丰富了自家菜谱,并没有虚度光阴。

自信心极速膨胀下,他相信只要继续积累经验,捡到人参、灵芝只是时间问题。

仿佛看到媳妇儿孩子在跟自己招手,尝到甜头的秦光宗胆子越来越大,渐渐往山顶的方向靠近。

与此同时,因为他积极的生活态度,老父亲秦老四不知道是受到了感染,还是想要分一杯羹。

这几天父子俩的关系明显缓和不少,家里的气氛不再凝滞。

秦光宗辛苦一天赶山回来收获的山货只需往墙根儿一放,不用多言语,第二天早上起来准被收拾的干干净净,铺平晾晒着。

家里就俩人儿,秦老四虽然没说软话,但他这样做事,示好的意味明显。

作为儿子的秦光宗心里热乎着,赶山的劲头就更足了。

他不傻,知道一家人还是要有一家人的样子,生活才能越过越好。

光靠他自己,一个人就一双手,就算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二十二小时都在山上,想要攒够钱娶上媳妇儿也是痴人说梦。

村里最不缺的就是勤快的穷人。

只有真正下过力,为生活所困的人才知道,勤劳致富就是狗屁!

村里但凡日子好过些的人户,经历大都相似,没有一个靠着土地发家的。

他们要么是一家人一条心往一个地方使劲,举全家先帮老大结婚娶媳妇,然后再是老二、老三,每一个人都不能有私心,每一个人都要服从调度。

但凡有一个人心思不对,都做不成事。

另一种则是有先见之明、脑子活络,从不局限自身的人。

这种人不是读书出息,受国家供养;就是学了一门过硬的本事,旱涝保收,以此积累财富,一代更比一代强,三代之内必飞黄腾达,脱离农门。

可不管是哪一种,秦光宗都只能干看着流口水。

第一种不用说,在老秦家就不可能发生,他们只要不干自己人害自己人的事儿就算厚道了。

第二种嘛~也是没那个福气。

从小就缺乏主见,遇事总拿糊涂主意的秦老四好不容易攒点儿棺材本儿,全扔周伟珍那便宜儿子身上了,作为正经儿子的秦光宗是一分也没享受到,想想就怄得慌。

这也是为什么秦光宗十分仇视大毛二毛姐妹俩的原因。

虽然在这之前三人从来没见过,但想到本该属于自己娶媳妇儿的钱全花在她们亲娘和亲弟弟身上,保不齐这姐妹俩也尝过甜头,秦光宗那心里就跟猫挠似的,难受的不得了。

本来对人家就有偏见,今天才上山又在山脚下碰上了姐妹俩,秦光宗心情不爽,脸一拉狠狠瞪着人家,直到把人家远远赶走他才心满意足。

可不知道是不是干缺德事惹得山神老爷不高兴了。

这一天不同往日那样运气好,从山底到山腰埋头苦寻三个小时,秦光宗硬是没找到一片能吃的野菜叶子。

本来赶山这种事情嘛,实力占一部分,运气也占一部分。

再有经验的老猎人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上山一定能找到好东西。

可连野菜、野笋都找不到就太倒霉了。

眼看要一天白干,秦光宗本来心理素质就差,越走越烦躁。

他甚至开始迁怒别人,认为姐妹俩晦气,连累了他,一路上嘴里不干不净的骂着,脸色很不好看。

本来就是劳改犯刑满释放,还不知道心平气和的过日子,做出这副样子让社员们见了谁不害怕?

大家不想惹事,一个个离秦光宗远远的,之前允许他远远跟着的几个赶山小队也默契的将他排挤在外。

连生活经验都很欠缺的秦光宗之所以每次上山都能带着山货回家,本就是社员照顾他,允许他跟着自己一行人赶山的缘故。

如今大家瞧他死性不改,不愿意接纳他,他的赶山路一下子越级升到地狱难度。

连日以来的生活顺遂,让秦光宗都快忘了他和这些社员始终是不一样的。

大家骨子里对他的戒备和鄙视一直都在,从来没有真正的接纳过他。

意识到这一点,秦光宗并没有失落,他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如今这种情况他只感觉到怨恨难平。

正在他心绪翻涌,痛骂老天不公、乡亲无情时,秦小妹一行人带着一背篓山货,牵着威风凛凛的大狗出现在山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