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大妖柳相 > 第318章 敕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酒肆里那桩无头公案,如同一颗石子投入荣昌镇这潭不算太深的池水里,激起的涟漪却经久不散。

一夜之间,那宋姓书生便成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谈资。

有人拍手称快,说这等忘恩负义的负心汉,死了也是活该,老天爷开了眼。亦有人摇头叹息,说他不该得意忘形,既做了亏心事,又何必再回这伤心地,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更有那故作高深者,捻着胡须,言之凿凿地断定是樊家四小姐的厉鬼索命,说得神乎其神,仿佛亲眼所见。

人心便是如此,看似在为屈死的女子鸣不平,讨伐那薄情郎,实则不过是站在道德的高处,心安理得地旁观一场血淋淋的悲剧,为自己平淡的生活添些刺激的作料。

自私与善良,总是能在一张张面孔上如此和谐地共存,随着名为“公道”的潮水,肆意流淌。

镇子南边的老祠堂,一如既往地清净。堂内窗明几净,书卷气与淡淡的墨香交织,仿佛能隔绝外界一切喧嚣。

阴风骤起,一道红影凭空而现,悄无声息地落在祠堂中央。樊之余怀中抱着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脸上痴怨与满足交织,她看着祠堂内那道身穿儒衫,正临窗读卷的身影,煞白的嘴唇微动,似想开口行礼道谢。

然而,她还未发出半点声音,那儒衫先生便已缓缓转过身来。

柳相没有看她怀中的头颅,甚至没有看她那张凄楚的脸,只是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眼中流露出一丝近乎洁癖的厌恶。

仿佛一个为情所困的可怜鬼物,是那玷污了圣贤书卷的污泥。

“教书育人的圣地,怎容污秽之物践踏。”

声音平淡,不带丝毫火气,却比任何呵斥都更显疏离与冰冷。

话音落下的瞬间,儒衫先生轻轻一挥衣袖。

一股沛然莫御的无形之力撞在樊之余身上,她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惊呼,整个魂体便如断线风筝般倒飞出去,穿过祠堂的门墙,越过鳞次栉比的屋檐,径直朝着野狐河的方向落去。

墨裳,儒裳,白衣。

柳相三位一体,性情却截然不同。

作为本体的墨裳,糅合了人性与妖性,既认同自己人的身份,亦不排斥骨子里那份源自蛮荒的妖气,故而行事最是随心所欲,对待天地规则,对待芸芸众生,都带着一种近乎漠然的冷酷。

白衣柳相则是纯粹的人性,爱憎分明,情绪更为外放,纵然偶有纠结,却最贴近那个自私又善良的凡俗“人”字。

而这身儒衫,却是成型最早,伴着小镇百年岁月一同成长,朝夕与圣贤书为伴,早已将前世的妖性冲刷得干干净净。若非大道根基是妖,无法修出那一口浩然正气,他与真正的儒家大贤,已无甚区别。

正因如此,儒衫柳相对鬼物这等阴秽之物,向来毫无好感。这些年,荣昌镇并非没有鬼物滋生,只是有他坐镇老祠堂,那些阴煞厉鬼,甚至连成形的机会都没有。

樊之余可怜?她可怜,与教书先生何干?

……

“噗通”一声,樊之余被重重地砸在野狐河上游的浅滩上,魂体涣散,险些当场魂飞魄散。她茫然地抱着那颗头颅,不明白自己为何会遭此对待。

河水潺潺,月色清冷。

一道身穿墨色长衫的身影,不知何时已站在丰阴涧汇入野狐河的支流节点处,负手而立,衣袂在夜风中微微拂动。

气息比儒衫分身更加冷冽,却是一种源于生命本质的淡漠,仿佛高山之巅的万年冰雪。

墨裳柳相看着这个满身痴怨的女子鬼魂,眼神平静无波。

钱梨晃荡着小腿,揪了揪柳相的头发,奶声奶气地传音入密:“大白蛇,她真可怜。”

柳相眼皮都未曾抬一下,视线落在河滩上那个抱着头颅、魂体不稳的红衣女鬼身上,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可怜?”

终于侧过头,瞥了一眼满脸同情的钱梨。

“将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又拖着樊家上下十三条无辜性命陪葬,只为一场她自以为是的镜花水月。这不是痴情,是愚蠢。”

柳相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天生的冷漠:“她的恩怨,从头到尾与樊家无关,与这天地都无关,一个连是非都拎不清的女子,不值得。”

钱梨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不再说话,只是看着那女鬼的眼神里,少了些同情,多了些复杂。

柳相这才迈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樊之余面前。

“还有未了之事?”

樊之余怔怔地看着他,又低头看了看怀中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缓缓地摇了摇头。她脸上那股浓得化不开的痴怨散去,只剩下一种解脱后的空洞,声音幽幽。

“没有了,能和郎君共度此生,再无牵挂。”

言语间轻轻摸索着早已成为白骨的骷髅,眼神温柔。

柳相点了点头,朝她伸出手。

樊之余没有犹豫,一缕缠绕着所有执念与怨气的命魂,从她魂体中飘出,落入柳相掌心,被他随手捏散。

“此后,你便是这野狐河的河神,”

柳相的声音在夜色中回荡,不似商量,更像是宣告一道不容置疑的律令。

“小镇水运流转,皆由你掌控。记住,这是差事,不是恩赏。莫要坏了规矩。”

樊之余空洞的眼神中,终于泛起一丝神采,她抱着头颅,对着柳相盈盈一拜,领了这道敕令。

话音方落,野狐河上游水汽蒸腾,一座小巧玲珑的祠庙于水雾之中拔地而起,青瓦红墙,飞檐翘角,转瞬间便凝为实体。

祠庙之内,一尊彩绘神像悄然成型,神像的模样颇为怪异。那是一位身穿红装、薄纱摇曳的女子,一手轻抚脸颊,姿态幽怨又妩媚。而在她的肩头,竟还端端正正地摆着一颗眼窝深陷的森白骷髅,仿佛是什么时髦的配饰。

神像落成,樊之余的魂体便化作一道红光,没入其中。

野狐河上,从此多了一位女神,也多了一座香火冷清的河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