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五将目光放在了杜如海的身上。
走上前去,伸手搭在了杜如海的肩膀上。
杜如海又是一个激灵。
“杜公子。”李五笑了笑:“不要紧张,让你来百骑司的衙门,无非就是为了这些口供罢了。”
“百骑司这边,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你看,令尊这不是来接你了嘛,况且,我也答应过令尊,今天,是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走吧,令尊还在厅中等着呢。”李五眯着眼睛笑容满面。
今天,是不会将杜如海怎么样。
但是,杜如海,也不能离开长安。
但凡让百骑司发现杜如海有想要偷偷离开长安的迹象。
当然,当场也不会将他怎么样。
但是出了长安城的城门,是死是活,那就是百骑司说了算了。
更别说,如今泾阳王手上,有先斩后奏之权。
李五的手掌牢牢按在杜如海肩上,力道不轻不重,却让杜如海如坐针毡。他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眼底却是一片冰冷。
“杜公子,“李五微微俯身,在他耳边轻声道,“出了这个门,记得管好自己的嘴。“手指在杜如海后颈轻轻一捏,“百骑司的耳目,可比你想的要多得多。“
杜如海浑身一颤,连忙点头如捣蒜:“明白...明白...“
李五直起身,朝门外做了个“请“的手势。
厅堂里,杜明远正焦躁地来回踱步。见儿子出来,他一个箭步冲上前,扬手就是一记耳光:“孽障!
清脆的巴掌声在厅内回荡。杜如海被打得偏过头去,嘴角渗出血丝,却不敢吭声。
“杜侍郎息怒。“李五负手而立,笑容可掬。
真要打,怎么不昨天晚上回去之后打?
如今在百骑司衙门,给谁看呢?
这厅中,好像就只有自己吧?
给自己看吗?
那真是.......有劳他们了。
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百骑司统领,昨日杜明远来的时候,那眼高于顶的样子,还犹在眼前呢。
“令郎今日很是配合,供词写好了,杜员外可以带着令郎回去了,不过,我还是那句话,令郎最近,可千万不要离开长安,也不要离开家宅。”
杜明远脸色阴晴不定,最终深深一揖:“多谢李统领提醒。“
父子两人在李五的目送下离开了百骑司衙门。
“来人。”李五呼唤了一声。
外面候着的百骑卫连忙进门。
“去,把杜家给我盯死了。“
“杜明远和杜如海的一举一动,记录在案,随时汇报。”
“但凡发现杜如海出长安,杀。”
“是。”百骑卫应声而去。
杜明远父子回到自家宅邸之中。
“父亲...“杜如海声音发颤。
“闭嘴!“杜明远压低声音呵斥,“即刻去祠堂跪着!没有我的允许,半步不许踏出家门半步!“
“否则,为父也救不了你了。”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杜明远也难免唉声叹气。
杜明远父子回家,李复策马疾驰入皇城,将马丢给宫门口的守卫,直接就奔着两仪殿去了。
关于大云寺的案子,越查越多,百骑司送来的消息,也越来越多,看的李世民脑袋都有些昏昏沉沉的。
毕竟一个大云寺涉及的,不是什么男女之事.....男男之事。
而是更深的,税法漏洞,寺庙管理疏漏,朝廷官员,世家大族,土地兼并。
李复可以只闷头查案,但是身为皇帝的李世民要考虑的,那就很多了。
而且要考虑周全。
毕竟,机会不是常有的。
通传过后,李复进了两仪殿。
“我还以为今日你会回庄子上去,孙伏伽和崔仁师接到诏令之后,已经启程前往泾阳县了,还是住在你庄子上的客栈里。”李世民说道:“看来你过去的要比他们晚,正好,你回去之后,就去客栈里见他们吧。”
“是。”李复应声。
李世民倒是察觉出有点不对劲了。
今天的李复,有点老实啊。
“留在长安,是有什么缘故吗?”李世民问道。
李复将自己去百骑司的事情简单一说,随后呈上了杜如海的供词。
“二哥,此事,臣弟不敢擅专。”
李世民展开供词,目光在触及那个名字时骤然凝固。
殿内死一般寂静。
太子率更寺令.......
“这份供词,放在这里吧。”李世民说道:“从头到尾,只有你我看过。”
“陛下?”李复惊诧。
“宗亲有宗亲的死法。”李世民冷声说道:“放心,朕会给你一个交代。”
\"臣,领旨。\"李复拱手行礼。
这意思,太子率更寺令是不会公开处置了,但是私底下,也活不成了。
毕竟前脚都放话了,如今查到本家人身上,再让皇帝打自己的脸去保一个作恶多端的宗亲。
李世民,多少还是要点脸的。
有了杜如海的供词的情况下,还硬要偏袒保护,那整件案子,也就没有进行下去的意义了。
有一就有二。
太子率更寺令,本家人,放了吧。
杜如海,杜家人,看在杜如晦的面子上,还有供词的面子上,是不是也要放?
卢家,是不是卢承庆回来之后,也可以看在卢承庆在秦州劳苦的份上,也轻拿轻放了?
最后处理的,无非就是大云寺里那些没了靠山的和尚。
那这样的话,还查个屁,把诏狱里的那帮和尚拉到街口去直接砍了脑袋,万事大吉了。
大家都能放心,睡个安稳觉了。
那些被残害的少年少女,他们在天之灵,能安稳吗?
李复一点都不担心长安城里的勋贵们会睡不着觉,谁的心比他们大?谁的心比他们脏?
干多少事儿都不带睡不着觉的。
李复在出宫的路上,依旧在思索李世民说的那句话。
那份供词,他们两人看过就够了。
也就是说,杜如海的供词,李世民不会拿给李承乾看。
宗亲,东宫属官。
若是拿去给李承乾看,怕不是要难为死他。
这本就不是李承乾这个年纪该处理的事情。
而且,如果太子出面去处理宗亲,对太子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这锅,李世民得背,一定得是他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