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柳使所言未免有几分无理强辩的意思了。”
“哦?将军有何赐教?”
王保保环顾众人,转而朗声说道:“爪哇兴兵,欲征你安南。”
“当此时节,你安南若是明着袭扰我朝边境,自然是自取灭亡,于理不合。”
“然!”
“你安南假借瓦尔密北元梁王之名,进犯班老。”
“此番行径,自然也就说的过去了!”
待王保保说完,柳自新轻笑一声倒是没有急着狡辩,反而看向王保保道:“敢问将军尊姓大名。”
“王保保!”
“原来是北元的齐王殿下,怪不得如此急切为梁王开脱。”
“下使还听闻北元平章纳哈出也已归降天朝,莫不是你北元自知军武不敌天朝,故而一并投降,想从内部祸乱天朝?”
“放你娘的狗屁!”不远处纳哈出听到这话,当即怒声骂道。
可等他近前,王保保却冲他递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上柳自新的当。
毕竟他们曾为北元故臣,身份的确敏感了些。
稍有失言便是他们为了从内部蛀空大明,这才一个劲儿的为瓦尔密开脱。
也就在王保保准备出声驳斥之时,此时朱标却突然出声道:“我朝将帅素来一心为国,再敢挑拨,朕定不轻饶。”
此言一出。
王保保面露感激,默默看了朱标一眼。
实话说,此时朱标开口并不合时宜。可偏偏朱标就是为他们几人说话,这份帝王恩情也着实让王保保动容。
收起心头感动,王保保看向柳自新继续说道:“柳使不必诛心,就事论事,仔细言明便可。”
“倘若瓦尔密污蔑你安南一朝,陛下自有明断!”
“至于柳使方才提及你安南一朝为何在爪哇兴兵来犯之时,袭扰我大明边境,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想来诸国使臣也都不是痴傻之辈,自然能一眼洞穿。”
“嗯.....”
听到这话,柳自新脸上顿时闪过一抹惊慌。
反观此刻在场的诸国使臣,众人沉吟数秒后,不由齐刷刷看向柳自新。
王保保的话也算提醒了他们,无论是假借梁王之名袭扰大明班老地界,亦或是此时柳自新率领使团前来大明。
他们安南的目的从来都只有一个。
那便是祸乱大明朝廷, 使得爪哇在攻打他们安南之时,大明无暇顾及他们,更不会趁机出兵。
想明白这些后,安南借助梁王之名进犯大明班老地界也就有了充分的动机。
而当注意到众人齐刷刷看向自己之时,柳自新自知多说无益,随即破罐破摔道:“齐国公所言不过也只是臆测。”
“天朝有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本使不过下臣,自然不敢与齐国公争辩。倘若齐国公认定此事为我安南所为,倘若大明执意要借此事对我安南兴兵,外臣认了便是。”
“只不过上天难欺,诸国难虐。”
“见我安南世代恭敬天朝却落了个如此下场,难免不让诸国寒心。”
“大皇帝!”
柳自新伸长脖子冲朱标正色道:“还望大皇帝明鉴,收我安南土地之时,给我安南百姓留下一条生路。”
“莫要使我安南百姓似倭国那般,尽数遭屠!”
伴随柳自新声音落下,占城、罗非、苏门答腊等国使臣脸上也不禁闪过一抹忧色。
哪怕他们也乐意见到安南被灭国,即便他们从一开始就是抱着能到安南趁火打劫的心思出使大明。
可此时柳自新这话也着实让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处境。
若朱标真以此事为由,发兵安南。
那明日,大明是不是也会以莫须有的罪名,趁机攻打他们诸国?
当看到此时的柳自新默默跪在地上,似是打定主意引颈受戮一般,不再言语。
如此场面,也着实让诸国使臣有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
“陛下!我有安南的书信!”
也是看出此时朱标似乎觉得有些棘手,瓦尔密猛地想起自己还有安南给自己的书信。
“陛下,安南国主给末将发去书信,更是伙同云南当地土司,言说一同攻打班老地界。”
“末将有书信为证!”
随着瓦尔密声音落下,此刻正站在他身旁的王保保狠狠瞪了他一眼。
这蠢货有书信为何不早点拿出来。
偏要等柳自新已经摆出无可奈何的领死态度后,方才出声。
倘若一早便拿出,那便能顺势坐实安南罪行。
而此时才想到拿出来,柳自新大可说是瓦尔密,甚至诋毁大明那是故意为之。
和王保保猜测的一样。
柳自新闻言依旧不为所动,脑袋抵在地上的同时怔怔说道:“外臣认罪伏法即可,我安南认罪便是。”
“只是还望天朝手下留情,唯愿大皇帝宽宥我朝百姓。”
“尽收土地,不伤我朝百姓。”
“柳使说的哪里话!”
就在王保保心头一紧,盘算着该如何开口之时。
沉默半晌的朱标这才开口说道:“此事尚无定论,柳使何必言死?”
“朕先前便早已说过,我朝素来以和为贵。朕更是不愿见诸国擅起刀兵,使无辜百姓横遭荼毒。”
“此事尚需明察,眼下不宜过早定论!”
“嗯?”
一时间,柳自新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下意识抬头看向面前的朱标。
要知道!
此刻当着诸国使臣的面,若是不能将他安南屠戮班老佤族定成死罪。
那等到诸国使臣各自离去,等到他也还朝之后。
即便朱标手中握有实证,能够证明乃是他安南之兵屠戮大明百姓,届时大明出兵同样会被诸国认为乃是寻一借口,故意兴兵。
简单来说,此事朱标若不当着诸国使臣的面,将此事定论。
之后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圣明天纵不过大皇帝陛下!”
当看到柳自新高声称颂的同时,立时颔首叩拜。
阿答、三披王等诸国使臣面露惊诧,齐刷刷看向朱标。
毕竟在他们眼中,大明素以军武强盛着称,他国犯边袭杀百姓,自然会追究到底。
而朱标又是个不愿吃亏的主儿。
难不成眼下朱标面对柳自新当真就没了办法,大明就真的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大皇帝.....”
也就在三披王准备出声之时,不知何时离开的蓝玉重新折返回来冲朱标微微点头。
见状。
朱标语调和缓,转而冲柳自新出声道:“柳使需知,齐国公也是为我大明长远计,方才质询并无私怨。”
“朕本心自是要与安南,与诸国和睦相处,不起刀兵。”
“你与齐国公皆为两国重臣,不可因今日之事生出嫌隙,有碍两国情谊。”
“嗯.....”
听到朱标这番略带示弱的和稀泥言论,柳自新先是一愣,随即忙冲朱标拱手道:“外臣不敢,齐国公忠心为朝,当为臣子表率。”
“外臣虽居安南蛮荒之地,可也是打心底里敬重能臣。”
语罢,柳自新顺势冲王保保拱手一礼。
“既然误会已经解除,外臣向齐国公赔不是了。”
“还望齐国公大人大量,莫与小人计较。”
“不会!”
王保保不愿和他多言,随即应了一句便也没有出声。
可此时,蓝玉却是笑呵呵走到两人中间,分别握住他二人的手臂,温声说道:“你们两个皆为性情中人,今日之事就此作罢。”
“不过本公方才听说演武场上的两国将士听闻你二人争辩,此刻也是剑拔弩张。”
“不如随本公到看台边上,也让安南将士看看,你二人早已化干戈。”
没有给两人开口的机会,蓝玉拉着他们两人便朝看台边上走去。
此时一旁的柳自新虽不明白蓝玉究竟是打的什么主意,但看到王保保饶是蓝玉的面子都不给,此刻依旧不愿和他多言。
柳自新自然也不想热脸去贴冷屁股,折辱了他安南的尊严。
就这样,二人一左一右立于蓝玉身旁,缓步走到看台边上。
而等二人方才站定,只见蓝玉转身冲瓦尔密喊道:“瓦尔密将军,你既已归顺我朝,待陛下册封过后便是我大明战将。”
“想来安南授意你麾下将士袭击班老佤族,其中必有误会。”
“当下最主要的,乃是让场内的安南将士看到我朝与安南并未生出嫌隙。”
“你且一同过来。”
“可是梁国公.....”
瓦尔密刚想说些什么,而一旁的王保保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也跟着说道:“听梁国公吩咐便是!”
“是。”
闻言,瓦尔密缓步朝看台边走去。
可也是此时,柳自新竟看见一伙手持兵刃的明军侍卫紧紧跟在瓦尔密身后,一并朝他走来。
就在柳自新心生疑惑,不明白这伙明军侍卫为何要一并前来之时。
突听得原本安静的演武场,此刻竟瞬间沸腾了起来。
诧异之下,柳自新忙转头看向台下演武场。
而此刻的演武场上,安南将士不知为何竟率先向明军发动攻击。
也是在柳自新诧异目光之中,大量手持火器的明军将士迅速冲入场内,将那些安南士兵团团包围。
“梁....梁国公,这是为何啊。”
“本公还想知道!”
此时蓝玉脸上再无方才和善,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怒容。
“我朝以礼相待,甚至有退让之意。”
“而你安南兵卒几次三番趁我军不备,贸然偷袭。”
“此种行径,说不是你安南朝廷早有授意,本公断然不信!”
没有再给柳自新开口的机会,蓝玉当即下令拿下柳自新。
“陛下!”
待重新走到朱标跟前,蓝玉表情愤恨,正色禀告道:“安南乍起刀兵,袭杀我朝将士。情况紧急,还望陛下移交回宫!”
“混账!”
“你等都是干什么吃的,竟还需朕退让贼兵?”
“平日里你等武人不都抱怨四海升平,无建功机会吗?今日朕便要看着你等镇压贼兵,倘若不能,你等武人不如早些高老,将位置腾出来,腾给那些年轻后辈!”
听到朱标这话,蓝玉立时拱手领命,大步便朝台下走去。
而冯胜、邓愈、陆仲亨、耿炳文等武将也顿时来了精神,一个个争先恐后般,火速朝下方的演武场冲去。
毕竟朱标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若他们还迟疑不动,那便显得他们太过窝囊?
而此时。
当看到朱标站起身子,缓步朝看台边上走去,诸国使臣也紧紧跟在身后,一并观看着下方战局。
“大皇帝.....”
“掌嘴!”
没有给柳自新开口的机会,朱标头也不回随意下令。
下一秒,柳自新身旁的两名侍卫当即抡起胳膊,巴掌声接连不断,愣是让准备开口的柳自新彻底闭上了嘴。
反观太下演武场。
在蓝玉、邓愈等武将还未赶到之时,突然从场内冲出来的明军将士便早早把安南兵卒包围。
而随着蓝玉等人赶到。
神机营新研制出的火器立时齐射,眨眼的功夫原本还想冲锋反抗的安南兵卒,此时也死伤过半。
“蓝玉,这火器怎的能连发?”
此时冯胜也是注意到,在场的将士都是蓝玉麾下的先锋营兵卒。
而这些兵卒手中拿着的火器,都是他先前未曾见到过的。
听到冯胜的声音,蓝玉笑笑也不多言。
可看到陆仲亨、耿炳文几人准备带兵冲阵之时,蓝玉这才将几人拦下说道:“半月前神机坊便有新的火器送来,原本陛下命我试用一下,看看威力。”
“可想来打死靶子没什么意思,便也留到今日好好操练。”
“连发火铳乃是有两个枪管,最多只能发射四次。”
说着蓝玉冲身旁亲兵微微示意,随即那名亲兵从怀中掏出一个葫芦,猛地朝安南军阵便丢了过去。
“轰隆~”
当看到葫芦落下的瞬间,巨大爆炸宛若火炮炮弹一般,将七八名安南兵士立时掀飞。
冯胜等几名武将立时瞪大了眼睛。
下一秒,众人齐齐围在蓝玉身旁,笑呵呵索要着这些新研制的火器。
而与此同时。
方才发生的场景同样震撼了诸国使臣。
他们也当真没想到,大明将士甚至都未曾出动,仅仅是凭借火器便已歼灭半数的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