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成农家哥儿,家养小首辅 > 第502章 三皇子的船不能翻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2章 三皇子的船不能翻了

说话间,已经来到了衙门的后堂。

石惊涛听到衙役的禀报也正好走到。

众人忙行礼,“学生拜见巡抚大人。”

石惊涛称不必多礼,笑着迎上前来,\"进去坐。\"

等几人都坐下之后,裴清晏便引荐了朱逢春、许长平跟薛正三人。

许长平跟薛正表现都还妥当,应答自如,稍许有些紧张。

朱逢春就心不在焉了,答话时驴唇不对马嘴,好在石惊涛的注意力也不在朱逢春的身上。

只当是少年郎第一次被人诬陷这么大的事,没有回过神来。

叮嘱了两句在金陵城多住几日,等朱逢春彻底好了再上京。

裴清晏自然不会去解释朱逢春的异样究竟是因为什么,点头应诺。

几人就说起了昨夜被带回衙门的高翰彬。

正常来说就是知县知府办案,裴清晏几个举人也没有过问和给意见的资格。

但因为三皇子的关系,石惊涛又是惜才之人,自然也就不会摆出官架子。

乐于跟他们说说高翰彬的情况。

“他倒还是个惜命的。”石惊涛笑。

裴清晏也带上笑意,“怎么不是惜命的呢,若不惜命,就该一死去效忠首辅大人了。”

“他知道张正清跟大皇子的不少事。”石惊涛的语气有些怅然。

裴清晏跟赵景然自然知道是那高翰彬还留着念想,指望到了京城之后大皇子可以捞他一把。

这个时候说的越多错的越多,要是真知道大皇子什么要紧的事。

估计小命都保不住。

他们俩能听得懂,也有听不懂的。

不过薛正跟许长平听不懂不妨碍他们继续听。

朱逢春听不懂就想问上两句。

刚想开口就被许长平那个狠狠地踩一脚。

朱逢春疼的瞬间眼睛瞪大了两倍,偏脸上还不敢表现出来,用力的绷住脸。

抿住嘴才一丝声音都没有发出来。

要是意念能化作刀,他要将许长平给刮了!

裴清晏眼睛自然看到了这一幕,给了许长平一个干的不错,给我继续盯着朱逢春的眼神。

“你说本官将高翰彬怎么送去京城?”

石惊涛看向裴清晏,虽是问话,但眼底之中并没有希冀。

因为如何送人,他早已有了主意。

问问裴清晏是想看看眼前的少年会不会跟自己是想到一起的。

将高翰彬送到京城无非两种方法,一种是囚车,一种是马车。

囚车的话就要将他的字据供状还有疤脸男及随行小厮都作为人证一同押送到刑部去。

马车的话就走暗的,以病重的名义直接送到首辅大人的府上。

至于首辅大人会为了一个高翰彬开出什么样的条件就看高翰彬到底知道多少事了。

裴清晏知道这是石惊涛考教自己,自己的主张一直没变,“高大人在金陵染病,自然速速的送回他的恩师张大人府上了。”

“哈哈哈,跟本官想法一致。”石惊涛拍案大笑。

高翰彬那样的小人不可能为三皇子所用,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将高翰彬拘起来动大型动私刑撬开他的嘴。

有时那些事真说出来了时机不对反而是浪费了那么好的证据。

而不说出来,反而更有威慑性。

时机很重要。

“清晏觉得,要一个会试的主考如何。”石惊涛的想法是可以让张正清不插手会试。

他们就可以让三皇子看中的士子进一甲,入庶吉士,进翰林院。

不出几年,这些士子中的优秀者就可以进六部了。

本以为这个提议对裴清晏几人也是大大的利好,石惊涛以为裴清晏肯定会说这个主意好。

但没想到的是裴清晏居然沉默。

摇头反对是为不敬,不敬他这个大吏跟房师。

沉默就是最好的反对。

石惊涛不解。

“会试主考不会是首辅大人的人,但若是三皇子要来了,就反而会让首辅得利。”

皇上最喜欢玩的就是平衡,反正不管是大皇子的人还是三皇子的人选出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

日后也都是饱学治世之才的能臣。

皇子们还小的时候,皇上不在意这些微末小权。

但是现在有的皇子大了,大皇子跟三皇子又争的那样明显,皇上就只想要纯臣,他自己真正的天子门生。

话不用说透,石惊涛略一思忖就明白了。

他们忙着争,忙着斗,忙着抢,但真的抢到了就真的能赢?

裴清晏隐晦的将自己在折桂楼说的那些皇上起码十年以上不会立太子的意思说与石惊涛。

没有遇到三皇子前,他想的是为了给自己夫郎还有家人一个稳妥的日子,哪怕蛰伏十年,二十年无所作为,只能在翰林院修书他也不站队。

可形势逼人之下他不得不站队三皇子,他就不能只想着在翰林院里耗着了,他要上进,要努力让自己走到权力中心去,他也不能让三皇子这条船翻了。

至少不能在他没有登上权力巅峰的时候翻了。

夺嫡失败的后果,他们这些站队的都会问罪,家人不保。

听了裴清晏的暗示之后,石惊涛震了一瞬,如鹰般锐利的眼神落在裴清晏身上。

不相信一个远离朝堂,乡村小户家出来的少年能如此准确的揣测帝王的心思。

还揣测的十分正确, 他们的确太急切了,有些一叶障目。

是时候让三皇子退一退,独留大皇子做那弄潮儿。

思忖之后,看向裴清晏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丝郑重,不再将眼前十几岁的少年当做孩子般的晚辈。

刚才的话题有些沉重。

接下来石惊涛则说了一些他当年会试时的一些经验。

这些经验可是一个实打实的两榜进士所说,比那些外面穿的,话本子里写的,书局里刊印的会试制艺要真实准确的多。

会试跟乡试的大体是差不多的,都要进贡院九天六夜,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不同的是会试考题考卷的着重点,还有京城春天的寒冷以及明年会试大概皇上出题的方向这些,石惊涛都倾囊相授。

这份真诚的对待让几人都感动不已,心中激荡的无限热情,拱手感谢房师。

接着石惊涛又交代了一些进京注意事项后,就端茶送客了。

几人起身告辞,巡抚衙门自然事多,他们已经耽误石大人许久,也不宜多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