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陆时羡点头:“但我们选择的燕北科学城址,地质结构稳定,能源供应充足,且能与周边已有的同步辐射光源、蛋白质科学设施形成集群效应。”
“短期看投入巨大,但长期看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这是详细的区位优势分析和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
他不仅讲清了“为什么要花”,更讲透了“为什么这样花最值”。
他的自信与专业,逐渐打消了对方的疑虑。
第三站则是去科技部开展一个协同创新平台的协调会。
大科学装置非一己之力能建成,需要汇聚全国顶尖智慧。
科技部的会议室内,聚集了来自燕大、水木、华科院等十余家顶尖机构的代表。
如何协调这些“神仙单位”,避免内耗,形成合力,是巨大挑战。
陆时羡抛出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揭榜挂帅”与“共同基金”相结合的方案。
“核心关键技术,我们采用‘揭榜挂帅’,谁有能力谁牵头。围绕装置产生的共性科学问题,设立‘共同基金’,向所有参与单位开放申请。繁缕研究院负责提供平台、标准和数据支持,不独占成果,但要确保研究方向的聚焦和数据的互通。”
这个方案既保证了效率,又体现了公平,更彰显了格局。
再加上科技部有黎平安这个老熟人在,很快赢得了各方的认同。
第四站则是去燕北科学城址去进行实地勘察。
寒风中。
陆时羡站在一片开阔的、尚未完全平整的土地上,图纸上的线条与眼前的现实在此重叠。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略显冻硬的泥土,仔细看了看。
“地基处理要考虑到未来精密仪器的微振动控制要求。”他对身旁的工程设计团队说:“这里的土层条件,可能需要更深的桩基。”
他的专业细致,让随行的几位工程院院士都暗自点头。
这位科学家,对工程的细节竟也如此了然于胸。
连续的高强度会议和勘察,陆时羡却不见疲态,反而眼神愈发明亮。
他就像一位高超的棋手,在燕京这个巨大的棋盘上,从容落子,将政策、资金、人才、技术这些复杂的要素,一步步整合进他构想的宏伟蓝图之中。
夜晚,独自下榻在宾馆,他才会打开笔记本电脑,审阅繁缕研究院传来的最新实验数据。
科学的终极梦想与现实的推进工作,在他身上并行不悖,相互滋养。
当他在燕京的第一轮密集推进结束时,准备短暂返回南江时。
王司长前来送行,语气充满了敬佩:
“陆院士,说句实在话,我参与过不少大科学工程,但像您这样,既能把握宏观战略,又能钻透技术细节,还能协调各方关系的总师,真是凤毛麟角。”
“这个项目有您掌舵,我们心里也算是有个底,能向上面交差了。”
陆时谦和地与他握手道别:“哪里,我也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主要还是大家配合的好。”
......
初春的南江,空气中还带着几分料峭,但繁缕研究院内的大厅已是一片暖意。
陆时羡刚结束一场关于枢纽蛋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应用的内部研讨会。
回到办公室,正准备审阅下一季度的研究计划,桌上的卫星电话便响了起来。
这个号码的来电者,寥寥无几,且都非同一般。
他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传来一个略显低沉、带着疲惫的美式英语口音。
“陆,我是詹姆斯·罗斯曼。”
陆时羡微微坐直了身体。
要知道,自从罗斯曼参加了繁缕研究院揭牌仪式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打电话过来。
肯定不是找他闲聊的。
“罗斯曼,听到您的声音很高兴,但你的语气似乎……”陆时羡试探着问道。
“是的,一个悲伤的消息。”罗斯曼的声音带着沉重的鼻音。
“詹姆斯·沃森博士,最近在纽约长岛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去世安详离世了,享年九十七岁。”
陆时羡沉默了片刻。
尽管沃森年事已高,这个消息并不完全意外。
但当一个时代的符号真正陨落时,依然让人心生波澜。
“我很遗憾听到这个消息。”陆时羡语气诚挚:“他是生物学史上无法绕开的巨人。”
“葬礼将是小范围的,家族私人仪式。”
“但学会计划在下周为他举行一场公开的追思会,汇集全球他的朋友、同事和受他影响的后辈。”罗斯曼继续说道:“陆,我知道你非常忙碌,但我和组委会都认为,你的出席和声音非常重要。你代表着生物学的新一代领军人物,由你来评价沃森,具有特殊的意义。”
“你能否抽出时间前来?并且,在追思会上,从一位客观的、站在历史维度上的科学家角度,评价他的一生?”
这个请求,分量极重。
詹姆斯·沃森,这是一个在生物学界如雷贯耳,却又充满争议的名字。
评价他,无异于评价一段活着的、复杂的科学史。
陆时羡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越了时空,落在了1953年那个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激动人心的时刻,也落在了其后数十年间围绕沃森的诸多风波之上。
“罗斯曼。”陆时羡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清晰:“沃森博士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作为后辈,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前往吊唁。”
“我会调整日程,准时出席追思会。至于评价……我会尽力做到客观、公允,既尊重他在科学上的不朽功绩,也不回避他一生中引发的争议。”
“因为一个完整的沃森,才是真实的沃森,也才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电话那头的罗斯曼似乎松了口气:“谢谢你,陆。我知道这是一个不情之请,但由你来做这件事,再合适不过。期待在纽约见到你。”
挂断电话后,陆时羡在办公室里静坐了许久。
他打开电脑,果然已经看到最新的新闻报道了沃森于前不久离世的消息。
沃森的离去,像是一个时代的句点,让他不禁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