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后的大屏幕亮起,展示着从最初的植物免疫受体研究,到如今的智能沉默弹头系统的完整发展历程。
许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植物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时,就被这种微观世界的战争深深吸引。”
“而到了今天,我们可以用‘方舟’超算模拟这场战争,用人工智能预测战局,用合成生物学改变战局。这就是科学的进步,也是农业科学的未来。
聘任仪式后,陆时羡为全院师生上了院长第一课。
他没有准备复杂的ppt,而是带来了一片感染了稻瘟病的水稻叶片。
谁能告诉我,这片叶子上正在发生什么?陆时羡举起那片感染稻瘟病的水稻叶片,环视着台下充满朝气的面庞。
台下一位博士生起身回答:这是稻瘟病菌侵染后的典型病斑,正在发生超敏反应。
这位同学说得很对,这是超敏反应。他温和地肯定道,随即话锋一转:但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这片叶子宁愿选择死亡?
礼堂里陷入短暂的寂静,学生们面面相觑。
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怯生生地举手:是为了阻止病菌扩散吗?
接近了,但还不够深入。陆时羡走到学生中间: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这不是被动死亡,而是主动牺牲。”
“就像战场上士兵用身体堵住枪眼,这片叶子在用生命传递最重要的情报。
他示意助手打开投屏,病斑的微观结构在大屏幕中立体呈现。
看这里。陆时羡指着病斑边缘的细胞:这些正在启动程序性死亡的细胞,实际上是在用最后的生命向整株植物发出精确的警报。它们不仅告诉其他细胞敌人来了,更在传递敌人是谁用什么武器这样的关键信息。
一位研究生忍不住提问:院长,这种信息传递的分子机制是什么?
很好的问题。陆时羡赞许地点头,这就是我们最初研究的起点。植物通过特定的受体蛋白识别病原体,就像哨兵识别敌军的制服。但更精妙的是后续的信号放大系统。
他切换投影,展示出钙离子信号在细胞间传递的动态模拟。
就像古长城上的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传递警报。但植物的智慧在于,它不仅能传递简单的有敌人信号,还能通过信号的频率和强度,区分是小股流寇还是大军压境。
后排一位戴眼镜的男生举手:院长,我们现在能用技术手段干预这个过程吗?
这正是我想说的重点。陆时羡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我们现在不仅能干预,还能重新设计这个过程。比如,我们可以让警报系统更灵敏,在敌人刚露头时就发出预警;也可以增强防御工事,让细胞壁更坚固,甚至......
他停顿了一下,创造悬念:我们还可以给植物配备精确制导武器
在全场惊讶的目光中,他展示了智能沉默弹头的工作原理。
看,当传感器识别到特定病原体时,就会激活这个纳米级的,它只攻击病原体,完全不会伤及植物自身。这就好比给每个细胞都配备了特种部队。
一位年轻教师提问:陆院长,这些技术离实际应用还有多远?
有些已经在田间试验了。陆时羡调出试验数据,比如我们在江苏基地测试的水稻病害防控系统,已经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70%。但这还不够理想,我们的目标是完全不用化学农药。
他回到讲台,神情变得严肃:
同学们,我今天讲这些,是想告诉大家,现代农业科学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我们不再只是被动地防治病害,而是在主动设计植物的免疫系统。”
“这需要你们掌握多学科的知识——既要懂分子生物学,也要会编程;既要了解植物生理,也要熟悉材料科学。
他关闭投影,注视着台下年轻的学子:
许多年前,我站在耶鲁的实验田里,对着一片病叶发誓要解开它的秘密。”
“今天,我把这个誓言传递给你们。你们中将有人设计出更智能的传感器,有人会开发出更精准的递送系统,有人可能会发现全新的植物免疫机制。
记住!他的声音充满力量:你们研究的不仅是一片叶子,而是一个精妙的生命系统。农业科学的未来,就在你们手中。
礼堂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堂别开生面的第一课,在无数年轻学子的心中,种下了改变农业未来的种子。
在随后的学院发展研讨会上,陆时羡与华国农业大学达成了三项合作:
第一,担任植物-微生物对话交叉学科公开课的授课人,将传统植物保护升级为生态系统层面的研究。
第二,与繁缕研究院建立联合实验室,让农大学生能够接触最前沿的研究平台。
第三,担任农大主办的《智能农业》期刊的特约审稿人,强化由华国人主导的农业科学学术高地。
离校前,陆时羡在农大实验田里种下了一株繁缕1号转基因抗病水稻。
他对陪同的师生说:几年前,我在世界各地种下的是水稻。”
“而今天种下的,是希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华国农业大学的校道上。
当陆时羡结束了一整天的活动,准备乘车离开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不禁动容,从行政楼到校门口,道路两旁自发地站满了师生,形成了一条百米长的欢送队伍。
陆院长,再见!一个稚嫩的声音率先响起。
那是个大一新生,手中还拿着陆时羡刚刚签名的笔记本。
很快,更多的声音加入进来:
谢谢陆院长的课!
我们会继续研究那片叶子的!
院长常回来看看!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挤到车前,紧紧握住陆时羡的手:陆院士,我教了四十年植物病理学,今天终于看到农学重新焕发光彩。谢谢你给这些孩子带来的希望!
秦远明校长陪在陆时羡身旁,既感动又无奈:我事先完全不知道这个送别活动,都是学生们自发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