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星穹铁道:开局一剑劈死末日兽! > 第1662章 你们没把我当人是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2章 你们没把我当人是吧

他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差点没维持住那强装出来的镇定。

赵高?

那个在树庭整天埋头在故纸堆里、看起来不声不响的家伙?

听说为了施行某种炼金术,他连自己的生殖器都献祭掉了!

“秦先生此言差矣!” 和珅迅速反应过来,立刻反咬一口:

“在下一心为公,何来欺瞒窃取之说?”

“采购优良种苗以做研究对比,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举措!”

“倒是秦先生你,不在文书房整理卷宗,却跑来这田间地头,对在下指手画脚,莫非是受人指使,刻意针对不成?”

他意有所指地看向秦桧手中那卷羊皮纸,暗示秦桧与赵高可能早有勾结。

毕竟奥赫玛城里现在的树庭学者不多,身居高位的更是没几个。

主打一个稀有!

三人也正是因为阿格莱雅的引荐,才能有现在这样直接上任的机会。

秦桧面色不变,只是那阴鸷的笑容更深了几分:

“和大人多虑了。”

“在下关注政务合规,乃是分内之事。”

“赵高大人拟定新规,亦是奉丞相之命,整饬吏治,以正视听。”

“我只是不忍见你一时糊涂,触犯律条,故而好心提醒。”

他轻轻抖开那卷羊皮纸,上面果然密密麻麻写满了条款:

“你看,这第七条明确写着,凡虚报政绩、伪造数据者,视情节轻重,处以罚俸、降职,乃至革职查办。”

“和大人您这移花接木之计,恐怕正撞在此条之上啊。”

和珅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他:

“你…你血口喷人!你有何证据?!”

“证据?”

秦桧阴恻恻地一笑。

目光扫向那名不知所措的下属,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正在田里正常劳作却收获不佳的农民。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你刚刚这命令,想必不止一人听见。”

“况且,这试验田前后反差巨大,只需稍加查证,便可水落石出。”

“届时,人证物证俱在,恐怕就不是在下在这里与您理论了。”

就在两人剑拔弩张之际,一个谦卑中带着精明的声音插了进来:

“二位大人,何事在此争执啊?”

只见赵高不知何时也出现在了田边,他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似乎是刚整理好的档案册,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谦逊笑容。

和珅和秦桧同时看向他,眼神都带着警惕。

和珅抢先道:

“赵先生来得正好!这家伙无端指控我意图欺瞒丞相,还搬出你拟定的什么条例,你可要为我做主!”

他试图拉拢赵高,毕竟条例是他拟的,解释权在他手里。

秦桧则冷冷道:

“赵大人,您拟定的《吏治暂行条例》想必已呈送丞相阅览。”

“其中关于渎职、欺瞒之条款,想必含义明确。”

“在下只是依法理提醒他,莫要行差踏错。”

赵高看看面色铁青的和珅,又看看自认为一脸正气的秦桧,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这个…二位大人都是为了公务,一片赤诚,何必伤了和气呢?”

他搓了搓手,看似在打圆场,实则心思急转。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和珅眼看要倒,秦桧想踩着前者更上一层楼。

自己若能在此事中巧妙周旋,既能彰显自己制定规章的权威,又或许能从中捞到些好处,或者至少避免引火烧身。

他翻开手中的档案册,慢悠悠地说道:

“秦大人所言条例,确有其事,乃是奉丞相之意,为规范政务所拟啊。”

“和先生急于求成之心,下官也能理解。不过……” 他话锋一转,看向那片试验田:

“这农事艰难,树庭新种不服水土,也是实情。”

“若因此便严惩和大人,恐寒了为国效力者之心啊。”

和珅一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附和:

“赵先生明鉴!正是此理!”

秦桧则眯起眼睛,看着赵高。

赵高继续道:

“依下官浅见,当务之急,并非追究责任,而是如何向丞相呈报,既能体现和大人之辛劳与困境,又能展现我等竭力寻求解决之道之决心。”

他看向和珅:

“和大人,您先前准备好的说辞虽有道理,但空口无凭,难以取信。”

“不如找一些更实在的佐证?”

“比如,一份由多位资深学者联名签署的观察报告?”

他又看向秦桧:

“秦大人精通律法文辞,这报告如何撰写,方能既陈述事实,又规避风险,凸显困难的同时不失积极进取之态,恐怕还需您多多费心斟酌。”

最后,他对自己说道:

“至于下官,或许可以立刻着手,将近年来奥赫玛粮食作物上遇到的困难整理归档,作为背景资料附上,以佐证和大人之发现并非空穴来风。”

赵高这一番话,看似在和稀泥,实则给三人都找了台阶下。

并且巧妙地引导他们将精力从互相攻讦转移到“制造”一份能应付颜欢的、看起来像模像样的综合报告上。

和珅需要活命,秦桧需要展现价值,赵高则需要巩固自己规章制定者的地位。

“好,我这就去办!”

和珅立刻发挥他协调资源的特长,威逼利诱找来几个不得志的老学者,在秦桧润色的报告上签了名,并“回忆”起一些关于地脉的“民间传说”。

秦桧则绞尽脑汁,用极其精妙、模棱两可却又显得专业无比的文辞。

撰写了一份将失败原因主要归咎于“客观条件极端特殊”、“研究进入深水区”,同时大力鼓吹“和珅大人亲力亲为、发现问题”、“急需更多资源支持以攻克难关”的汇报。

……

两个小时后。

黎明云崖,偏殿。

颜欢斜倚在铺着不知名兽皮的宽大座椅上,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扶手。

他面前那张由整块暗色木材雕成的桌案上,赫然摊放着那份墨迹似乎还未完全干透。

由和珅、秦桧、赵高三人“通力合作”完成的“关于圣城新种试验田遭遇困境及后续资源申请的综合报告”。

殿内很安静,只有指尖敲击的嗒嗒声,以及下方垂手而立的三位大聪明那几乎微不可闻、却又压抑不住的紧张呼吸声。

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