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辉今日进宫来看我,陪我说了一下午的话,让我想起了她还在宫里的日子。”
“都是儿子不好,不能时时陪在母亲身边。”皇帝低头。
“诶,别这么说。你是一国之君,忙些是应该的。这次佛像流泪的事儿真是让我也有些后怕。多亏听了贤太妃的话,办了这场法事。要不然,不知道这恶人要在京都搅出多大的风浪来。”太后叹了一口气。
“儿子也一直很感谢贤太妃,若不是有她和国师的帮忙,我未必能顺利继承大统。不过,现在您是太后,我是皇帝。总不能万事都听贤太妃的。”
“也是……皇帝说的对。”太后这才反应过来,尴尬笑了笑。“咱们不说这个了,如今娘身处后宫,依然能听到些前朝的动向。我本不该去管前朝的事,可这事儿说起来,到底会动摇到你的地位,所以娘还是想劝劝你。”
“应该又是劝我早日留下血脉的事儿吧?”皇帝面色凝重。
“是啊。你如今膝下只有一女,还是个宫女生的贱种。你成婚多年,去年后宫又添了许多佳丽。可除了邓嫔小产了一个,其他妃嫔的肚子竟然都没有动静。不只是为了江山着想,娘也想早日抱个孙子呀!”
“母亲不必太过忧心,孩儿都明白的。但是这种事情急不来。”
“皇帝明白就好。夜色不早了,你也该去休息了,我就不多留你。”
从太后宫里出来,皇帝没有乘坐轿辇,而是缓步而行。太监宫女都在身后跟着,一群人静悄悄的,若不是随行的太监打着灯笼,将四周照得清清楚楚。任谁也想不到这是皇帝的仪仗。
第二日,薯苗溃烂的事情传到宫中,国师派人给舒妤也传了消息,舒妤很是仔细准备了一番。
她先是给衣服特意熏了香,又让小厨房晚上多备了一道皇帝喜欢的菜。脸上稍微多涂了些粉,让脸色看起来有些发白。做完这一切,皇帝晚上果然到了她院中。
“恭迎陛下。”舒妤跪着,面上适时露出一些惊喜。皇帝一见她这个样子,整个人也开怀了不少。毕竟,哪个男人不想有一个惦念自己的美妾呢!
“不必如此多礼,起来吧。”皇帝将她扶起,顺势坐在了餐桌旁的凳子上。
“怎么,你还没用膳?”扫了一眼一动没动的饭菜,又看了一眼天色。这个时候,晚膳早该用完了。
“回陛下,我们才人日夜思念您,见您没来,这胃口也渐渐小了,连人都消瘦了。”红镜跪下回道。
皇帝这才仔细看了一眼桌上的饭菜,发现都是些清汤寡水的,也就有一道看着还有些胃口,于是夹了一筷子到舒妤碗里,道:“你不吃饭怎么行,前阵子宫内斋戒,如今法事也结束了,这菜色怎么还是如此寡淡?也就这一道看着顺眼些,爱妃多吃两口吧?”
“陛下。这道菜是我们才人盼着陛下能来,每日都命小厨房特意准备的。”红菱也跪下,补充道。
“皇后也真是的,怎么如今送过来的菜色都这样寡淡,她是不是苛待你了?”皇帝捧起舒妤的手,问道。
“陛下不要责怪皇后娘娘,去年又是大旱又是大水,娘娘也是为了节省用度,这才给宫里统一换了菜式,并不是为了苛待妾。”说罢,她的眼神又瞟向跪着的两个人,犹豫着要不要开口。皇帝知道她不好意思开口求自己,主动让红镜红菱起来了。
“朕知道,朕的舒妤最是聪慧善良。”皇帝将舒妤轻轻揽到自己怀里。“去年灾害频发,今年新栽种的薯苗也腐烂了不少。不是朕不想来看你,实在是烦心事太多啊!”
舒妤心中暗道:要不是有国师的眼线遍布全后宫知道皇帝每天都做了什么,去了哪,她恐怕真的会被这套说辞给骗了。
“与江山社稷相比,妾少见陛下几面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是眼下粮食恐怕又要多短缺些时日,真是苦了百姓了。”舒妤真的是将“温柔如水,善解人意”体现到了极致。
“眼下薯种溃烂,减产已是定数,朕已命人严惩了司农寺,可是朕却想不到解决粮食短缺的办法。”
“陛下之前不是说过,照玉国也有一种叫做‘黍’的?咱们去照玉国买些种子不就行了?”舒妤从皇帝的怀抱脱离开来。
“之前在照玉国和番国之前权衡过,番国以经商为主,只要利益得当,他们并不会太过为难。这才让公主和驸马出使了一趟,结果还是困难重重。这照玉国情况更加复杂。”
“怎么个复杂法?”舒妤问。
见舒妤听得认真,皇帝也不怪她打断自己,又补充道:“照玉国以游牧为主,名驹尤其出名。国内又有一条玉石矿脉,引得不少国家觊觎。只是碍于照玉国骑兵强盛,之前攻打过照玉国的,大都铩羽而归。从那以后,照玉也吞并了一些小国,这才有了耕种之地。如今的照玉,像是一条野狼,若是被他知道我们粮食短缺,难保他不会出兵攻打啊!”
“照玉国肯定也有探子,即便我们不说,这些举国皆知的情况也很难捂得住。不如祸水东引,假意与照玉修好,支持他们打国力较为衰弱的胡国,借机骗到黍种,回来休养生息。待他们发现我们出兵不出力的时候,想必粮食危机已悄然度过,咱们也不怕他们了!”舒妤说得神采飞扬,皇帝有些看入迷了。
“陛下觉得如何?”见皇帝走神,舒妤在他眼前挥了挥手,却被他一把拉入怀中:“舒妤可真是朕的帐中军师,此计甚妙。咱们入内去,再探讨探讨细节,如何?”
红镜红菱见皇帝将人打横抱起,朝着内室走过去,哪里还能不知道皇帝的想法。悄无声息地让下人散去,只留下一盏引路灯。
秋意阁
舒婳练过舞之后,洗了个热水澡,清清爽爽趴在床上让紫萱给自己揉小腿。就在这个时候,收到了风七传过来的消息:薯苗溃烂,粮食危机难解。